职工退休工资如何计算,退休工资计算公式2021


企业职工退休工资是如何规定的? 给出条件不足, 无法计算 。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工资指数)〕÷2×本人全部缴费年限(工龄)×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注意事项:
1、公务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 。 其中, 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 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 按80%计发 。
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 。 其中, 工作年限满35年的, 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 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 按80%计发 。
3、机关技术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后的退休费分别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技术等级工资之和、岗位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 。 其中, 工作年限满35年的, 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 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 按80%计发 。
基本养老金=〔职务(技术等级)工资 国家规定比例计算的津贴〕×国家规定的计发比例
扩展资料:一、退休工资的计算公式:
1、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 缴费每满1年发给1% 。 计算公式为: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 。 计算公式为:
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3、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 “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2% 。 计算公式为:
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1.2%
4、过渡性调节金以当地现行标准为基数, 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计发 。 2015年及以后退休的, 不再发给过渡性调节金 。
二、办理条件
年满60周岁, 未享受退休(退职)以及《市基本养老保障办法》规定的各类待遇的城乡居民, 符合以下条件, 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
1、本政策施行时, 已年满60周岁, 未享受退休(退职)以及《市基本养老保障办法》规定的各类待遇的城乡居民, 不用缴费, 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
2、本政策施行时, 距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 按年缴费养老保险的;
3、本政策施行时, 距领取年龄15年以上的, 累计缴费年限不少于15年 。
参考资料:

上海退休工资如何计算
养老金与缴费金额、总缴费年限、退休年龄、地区社会平均工资 等因素有关 。
一般, 养老金是: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其他津贴 。
(1)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个人账户资金总额 除以 某个数字, 这个数字按退休时的年龄决定 。
退休年龄 、数字(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50   195
55   170
60   139
假设:60岁退休, 退休时个人账户里有139000元 。
个人账户养老金=139000 / 139= 1000 元 。
(2)基础养老金 。 为缴费年限 乘以 1% 乘以 退休那一年的当地社会平均月工资 。
假设:当地社会平均月工资为8000元、缴费年限25年 。
基础养老金 = 25年 * 1% * 8000元 = 2000 元/月 。
注意1:这是假设一直按当地平均工资水平缴费的, 缴费高的话, 1%这个数字(依据个人缴费基数和社会平均工资算出的)会高, 比如1.5%, 缴费低的话, 会不足1%, 比如0.6%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