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白酒芥末杀死寄生虫?辨清真相

有一种鱼 , 名叫河豚 , 它肉质鲜美异常 , 尝过的人都说“不吃河豚 , 不知鱼味” , 但进食河豚 , 一个不小心 , 就可能中毒身亡 。越美味的东西越危险 , 不仅河豚如此 , 半熟牛扒 , 鱼生 , 也是如此 。
如今吃鱼生已经不是什么新奇的事了 , 寄生虫什么的也不再能吓退人们 , 鱼生鲜嫩、美味 , 却不失清爽的味道 , 吸引着无数的人去食用它 。但是要知道 , 鱼生中富含寄生虫并不是危言耸听 , 而芥末、白酒等能杀灭寄生虫却是空穴来风 。
有关医师指出 , 目前门诊中食源性寄生虫病病例明显增多 , 大多是贪吃惹的祸 。如吃了有寄生虫的福寿螺、生鱼片导致华支睾吸虫病;烹饪猪肉追求鲜嫩因此没有熟透 , 结果感染旋毛虫病、猪带绦虫;吃五分熟、七八分熟的牛排结果感染了牛带绦虫……
人感染寄生虫后会出现腹胀、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 。以猪带绦虫为例 , 不但损伤肠道 , 幼虫进入血液还会伤及全身 , 进入大脑会引发癫痫 , 进入眼部严重的会导致失明……长期感染寄生虫 , 会营养不良 , 还会传染他人 。
【谁说白酒芥末杀死寄生虫?辨清真相】有新闻曝光了一种存在于美味鱼生中的健康杀手——肝吸虫 。据报道 , 有患者因吃淡水鱼生而患上肿瘤 , 如今追悔莫及 , 而医生更是从该患者的肝脏中取出了上百条如同瓜子仁形状的肝吸虫 , 俗称“鱼生虫” 。这些肝吸虫是通过生吃淡水鱼进入到人体肝脏当中的 。我国有将近1200万人感染肝吸虫 , 其中大多数分布在东南 , 东北的几个省份 , 这些地区的人们比较喜欢吃淡水生鱼片 。
人们通常认为生鱼片的蘸料 , 如白酒、芥末、醋、大蒜等能杀死寄生虫 。报道中实验人员用白酒、芥末、醋、大蒜等分别对肝吸虫囊蚴进行浸泡 , 两小时后 , 囊蚴依然存活 。为继续验证 , 实验人员将这些囊蚴分离出来喂食老鼠 , 最后每只老鼠都感染了肝吸虫 。
杀死肝吸虫最好的方法就是高温 , 超过90℃只需几秒钟肝吸虫就会被杀死 。因此专家建议 , 不要吃淡水鱼生 , 吃淡水鱼生就可能感染肝吸虫 。对于管不住嘴或者已经吃了淡水鱼生的人来说 , 最好每一年都应该去医院检查一下 , 一旦发现后进行驱虫治疗 , 这样能将损害降到最低 。
没有鱼生 , 就没有虫
专家表示 , 要避免肝吸虫病的发生 , 关键在预防 。首先要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 , 不吃淡水鱼生、虾生 , 避免“虫从口入” 。此外 , 处理鱼生的工具也要有讲究 , 如果砧板和刀都是分开用来切淡水、深水鱼的话 , 那感染肝吸虫病的几率就很少;反之 , 如果是两类鱼共用一套砧板、刀 , 那么感染的几率就大了 。另外 , 即使有一套深海鱼生专用的砧板和刀具 , 如果吃鱼生的配菜如姜丝、葱丝等是用切过淡水鱼生的砧板、刀具来切的话 , 同样也会增加感染疾病的几率 。因此 , 一定要注意把切鱼、虾的砧板、菜刀和其他器皿生熟分开洗净 , 防止交叉污染 。
除非高温 , 杀不死虫
不少爱吃“鱼生”的食客 , 都听过这样一种说法 , 就是用酱料、醋拌过的生鱼片 , 其中的寄生虫卵已经被杀死 。对此 , 郭文纠正说 , 其实寄生在淡水鱼肉中的肝吸虫是肝吸虫的囊蚴期 , 它对外界的抵抗力非常强 。实验证明 , 一般的调味品 , 如酱油、醋都不易杀死在鱼肉中的囊蚴 , 就是把厚度约2-3mm的鱼片投入90℃热水中 , 也要经3秒钟才能将囊蚴杀死 。如果煮大鱼时 , 即使加热到80℃煮一小时 , 其中的囊蚴仍能存活 。因此 , 吃用酱料拌过的生鱼片 , 或打边炉时生鱼片煮的时间不足 , 都不能杀死肝吸虫囊蚴 , 有可能染上肝吸虫病 。
为避免感染寄生虫 , 外出就餐要选完全熟透的肉 。自己购买生鱼片要尽量选择经过检验检疫的正规产品 。如果怀疑自己吃了不洁肉类或是出现了寄生虫感染症状(如大便排白片) , 要及时服用阿苯达唑、甲苯咪唑等非处方药或是到医院就诊 。

    推荐阅读